一候蝼蝈鸣
二候蚯蚓出
三候王瓜生
每年公历5月5日-7日交节
何为立夏
立夏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,夏季的第一个节气。立,是建立、开始的意思。夏,在古语里是大的意思。万物至此经已长大,得名立夏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记载:“夏,假也,物至此时皆假大也。”这里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,万物繁茂,始于立夏。立夏后,日照增加,逐渐升温,雷雨增多。它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。
立夏分三候:“一候蝼蝈鸣,二候蚯蚓出,三候王瓜生。”在这时节,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,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,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,日日攀长,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
诗词节气·立夏
古人多对立夏充满了热爱,写下了无数溢美之词。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节气·立夏,见证夏日的生气!
《山亭夏日》
【唐】高骈
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。
水晶帘动微风起,满架蔷薇一院香。
夏天了,绿叶茂盛,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,白昼比其他季节要长。在平静的叙述中,晚唐名将高骈的这首《山亭夏日》开始了,绿树阴浓树叶繁茂,立夏之后正午时分烈日炎炎,夏日给人以“夏日长”的感觉。杨万里《闲居初夏午睡起》说,“日长睡起无情思”,就是写的这种情趣。因此,“夏日长”是和“绿树阴浓”放置在一起,意境更深。
夏日午时,骄阳当空,池水之中映出了楼台的倒影,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,被风吹得泛起微波,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合倒影,非常美妙。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,忽然飘来一阵花香,香气沁人心脾,诗人精神为之一振,原来是“满架蔷薇一院香”。
这夏日特有的生气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、情调清新的图画,若是看到这样的美景,定会顿觉不热,多几分悠闲自得的心境。
《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之》
【宋】司马光
留春春不住,昨夜的然归。
欢趣何妨少,闲游勿怪稀。
林莺欣有托,丛蝶怅无依。
窗下忘怀客,高眠正掩扉。
时光荏苒,季节交替,昨日还乍暖还寒,一夜微风却催走春的身影,夏天的号角已奏鸣,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。虽然从区域、从气温上讲,立夏并不一定就是夏天的开始。但在我国农历的气节上,就是夏天了。
于是,便有文人骚客的惜春之诗。司马光这首就是杰出的代表,“留春春不住,昨夜的然归。”我们在这立夏之日,确实有着一种对春的留恋与对夏的期盼。年复一年,也正是在这留恋中,送去一个又一个的春天,迎来无数个夏日的到来。
诗歌的最后,夏日慵倦,司马光也会轻吟一声:“窗下忘怀客,高眠正掩扉。”关上门,让万物去生长,自己且去睡个夏日好觉吧。
夏日为佳期,万物皆明朗
祝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:
立足当“夏”,全力以赴
享受生活中的火热与幸福
则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!